第五章
《方結構內形成“五行”內空間“四象”外空間概念》


當我們把這裡每一個原始數,(邏輯元素)理解為一個“方”概念的時候,帶來了新的劃分概念:單位概念。簡單描述就是把一個“方”寫成 1=n 的形式,其根就是 :在單位方圓中建立的度量關係



看圖分析



注意:平方根和平方數自身的比形成度量關係, 終極顯示 在單位方圓中建立的度量關係特徵,單位方圓 “有無相生”為邏輯的共同起點。以方出圓。用中之,方為。自生的“有”定方位,顯示與無相生的自然觀念。

1) 邏輯以自身為“自然中心”定義函數。在《周髀算經》中,
a2+b2=c2 的勾股定理與自然得到統一。

正如我們從思考周髀算經為什麼以1461定義天體的一中我們發現了等比關係。
這裡我們必然追究為什麼周髀算經將119定義為天道之數“一”。



119 × 5= 595

繼續劃分, 以五為一“單元”595是17乘以35。85是13平方的中心數。 85乘以7等於595。這裡的7就是七衡的含義。

這就是九疇數系的發明,人們只有通過原始邏輯圖才能尋找到其發明之根源。
九疇的概念體系並非能夠被一個“單位”概念所能包含。中國原始數學在單位概念的使用上極為謹慎,為了正確使用自然數,九九邏輯圖將648個邏輯元素構成的81個自然數進行了數學分析和重新組合。五行學說中所包含的幾種“度量關係”結構是不變的,也是獨立于位置而存在的。
在歷史上,周公留下來的九疇是“後天九疇”。後天的概念是先天的對稱,是和自然發生狀態完全一致邏輯概念:有無相生,因為有,我們才能數數。後天既有,但是如何表現“有”中的“無”之存在先天呢? 用邏輯原圖自身形成的數迴圈結構“九九歌” 能簡單的表達一個數從初始到終始的自在往復。後天九疇數在原結構中自動“返回先天的自身”形成任意一個自然數內在概念上的完整循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