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非語言用途專用符號即概念元素》


歷史上種種關於“什麽是數”的探討的失敗,已經沒有人相信能從語言邏輯中推出數學。但是我們確實能夠從邏輯推出來,坦率的說,完全依靠形式上這個純粹性質。 因為語言本身有“言之有物”的要求。自然語言必須“言之有物”, “物”這個概念適合語言的意義要求,正確的語言也一定是這樣的,正確語言邏輯也一定是這樣的。而語言的要求,正是邏輯構造本身必須避免的。正如哲學上所有的有之存在是被無之存在承載著,無中生有,有無相生的思想那樣,邏輯和語言的關係便是有無相生,邏輯生語言。邏輯是結構性質的,是語言的“承載體”,要“空洞無物”,才成爲裝載“意義的容器”。也就是說,“意義的容器” 邏輯 的“承載體”語言不能空洞無意義,正是邏輯形式需要的。好的邏輯應該具備最大的“虛空”包容。

從邏輯推出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純粹的思維過程。我發現,這個過程如同做數學與寫數學完全不一樣。前者純粹的邏輯本身,後者是關於語言表達前者的思想。我本人特別喜歡做數學,因為不需要“語言”作為媒介。但是不太擅長寫數學,因為你如果把做數學的過程搬出來,那不是自然語言,數學家除外, 沒有人能夠讀懂你的“思想”。顯然,在關於“什麼是數的”思想和語言之間,有一個還不太明確的障礙:人們在自然語言中想清靜的純粹的思考一個數的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數”本質上就不是什麽“物質”的。不僅僅是自然語言的多義性和歧義性幹擾純思維,而且因爲純思維根本不是這樣進行的。類似的問題我思考過多次了,發現《周髀算經》的被誤讀,無法解讀懂其中的深邃的數學思想結構,其道理也在這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