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之法 什麽是數?
引子:數之法提出的思考
組成“數”的斷符元素從何而來?
從不可數到可數
從八十一方圖開始幷結束
原来如此!九九歌就是邏輯的數語
数学如何发展了逻辑?
邏輯“分合”形數
九九八十一方圖的邏輯依據
關於“一”的非語言形式
老子是最偉大的數學家
等級與次序即“數自身”
秩序即“數自身”事實始終的統一
如何看待傳統的三段論邏輯
元邏輯與素數的關係
自然结构与逻辑关系构造出来
自身獨存性的理性意義
《原始邏輯最初時的結果九個“生”數》
我們嘗試一個最爲簡單方式:還原式模仿排列,復原這張古老邏輯方圖。
a) 拆自變元“一”, 爲三綫段 b) 再拆分這三個爲 c) 第三步,在b的基礎上重複b的動作 。承上啓下形成如下左中右三組排列 上圖的符號可以允許整理出如下的樣子,這就是原始邏輯最初時的一個結果: 是我們希望的一個結果,數不再是任何別的事物,而是簡單的非語言符號按一定規則排列而形成的九個組合!中文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它們與現代習慣的123456789寫法意味相同,等效的。幷且只有九個數。 排列次序是有上下級別的次序:從上下分析 上,左先得三個一,上,中先得三個二,上,右先得三個三。 下,左先得一二三,下,中先得一二三,下,右先得一二三, 合曰先天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數。 老子曰:上爲天,這裏加入了“天”這個中國人文文化字元。在天符經中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古代聖者關於天的觀念沒有感性的圖騰,如同西方哲學家的“先驗”觀念,“天”這個概念攜帶著純粹的理性構造特徵。而實質上,比所謂的先驗觀念更爲嚴謹的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從一開始就具有了“先天”’後天”的劃分。這個劃分不是經驗的,而是邏輯的確定性。內在包含了簡單嚴格而一致原始排列秩序:這個秩序沒有任意性,是依據一個統一的法則構造的,這個法則就是數之法。 |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