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 |||
« 诗歌 | 摄影 » |
《哲學上的意志論》
很欣賞尼采的意志論。 意志乃是世界上最簡單熟悉的東西,這是尼采的觀點。 給生打上永恆之存在之烙印!這乃是大自然至極的至善的意志。亦是道德終極之原理,真力。 意志乃是世界上最簡單熟悉的東西,他"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那是一生的真理,帶著愉悅的心情向世界敞開。。。 由至真至善而生成的生生之大德之"美",是一種常被哲學家,大藝術家,大修行者,聖者們,古代先賢稱之為"大自在"之地。唯有在這裏,各種對立才被馴服,矛盾消失,生命萬物處在巨大的寧靜祥和的境界:沒有張力,不再需要任何一種力量,一切都如此輕鬆地跟隨,服從,而且,為了誠服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可愛的表情,言語親切悅耳,真純的人們自身的強力的意志都變得賞心悅目了:這乃是原子世界恒常存在的顯現,"大道行世之日"之時,是最高的自然意志標記,也可以說,是超出了對立之物的最高標誌的強力展示。儘管如此,嚴格講,這只是境界裏的現象,還是某種處在等級秩序裏的東西。我們不敢將此與意志劃等號。 個性法則與意志 意志乃是世界上最簡單熟悉的東西,是老子哲學不斷重複描述和在此中往復中進行規定的東西。在分子世界視覺上,意志首先被看作是一種心靈的的能力,這是因為意志的本質首先決定了心靈的本質,而不是,決不是一般的心理學概念上的東西。這是因為心靈只是屬於意志裏的一種現象,而意志卻不是單純的心靈。 儘管在神哲學領域裏,意志被視為一種能力能量,他能夠做什麼,並有能力由能量有力量在起作用。我們在老子哲學裏,卻還是不能因其作用而將意志僅僅作為能量和能力來刻畫,正如我們不能將自身的意志僅僅作為直覺來把握一樣,還不允許我們人類僅僅用言說來描述本原意志。 我們說,意志即存在本身,就像說意志就是意志那樣,不具備任何詮釋學方面的意義嗎?否。這至少能說明瞭意志無處不在甚至難用語言自身和語言作為理解工具,交流溝通,不正好說明意志這個存在者不被牽動均衡在一切事物之中嗎?我看來,意志好像最愛開人心,你的把握解析意志的企圖恰巧被意志所完全把握著!因為他是一種更統一,更為原始,同時也是更豐富的東西,他是零!無之世界的統領,他規定法則,制定律規:零乘以任何數得零,大德之人同自然之道。他欲很調皮,像你對他那樣好奇一樣的對待你,他欲關愛你珍重你,平平常常的和你在一起,讓你忘掉它的存在,如同無私的人忘我那樣。零乘以任何數得零。就是這麼簡單啦?啊,多麼像一個令人迷惑的小孩子!他竟是如此單純! 宇宙間一切自然物,當你進入它的時候,它同時就是超然之物了。對一切現象而言,物是自成一體,或者更準確的說,它不是意志的表像,不是它的客觀形式,而是意志本身的直接寫照,這就不難說明,具體化的本身,若如意志本身,能立刻顯出更為深遠的意義,這個存在愈維妙,意義就愈深遠。在自然中,基數與序數正是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至善的意志是圍繞我們的大自然真宰全能之信息。我們之間的交流和聯繫就是全能的"無之存在"在統管,它牽動著我們的求真意志,我們的真情。 哪裡有意志,哪裡就有生命之路。 基於上述認識,老子哲學對無之存在之實體體系裏的意志把握不只是首先在有限的語境,數理的抽象上面,"紙上談兵",而是同時在生命的個性法則上來實現,就是說,在真實的餞行老子本體道真理,在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生活中,在不斷破除假像的迷惑,在艱苦的勇敢戰鬥中返本歸真實現和完成,並走進來的。 為了這個世界的到來,聖者們為人類大概作了兩千多年的準備。 沒有一片相同雪花,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生命,世界萬物的多樣性,豐富性,即是意志的表像,又是意志豐富多樣深刻複雜的本質所在。"當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時醜惡之觀念生已,皆知善之為善,斯時不善之觀念生已。"萬物之"永恆定律"為"有與無彼此互相依附而生,困難與容易彼此互相構成,高與下互相盈貫而成,音與聲彼此互相產生和諧,前與後彼此互相跟隨。。。"千姿萬泰之差異,是生命之生長的動力燃料,是金木水火土,是生命萬物生生滅滅之循環往復的激勵因素。生生之大德的意志無始無終的伴陪著生生滅滅之萬物之迴圈,他"任萬物自然做活而弗始欲願,生養萬物而弗持有,竭盡氣力而弗恃寵,大功告成而弗居功。夫唯弗居功,是以其功績不失去。" 所以,這個稱之為至善的最高意志乃是以朝向自身的狀態展開:是始終超出自身的意願的。他永遠具有單一單純而無所不在的無窮無盡的特徵。他就是一位如此永恆,無法確定的,確定的存在者。 作為萬物本體和始基的道,金山先生認為,在老子哲學裏就是自然之意志。他是"混成",祂至大(圓全)無外,連天地萬物也不在祂之外;祂至小(純粹)無內,連天地萬物也無有分殊。他的難以確定性恰恰證實了他以上所顯現的無處不在的實存在的真實性,證實了意志不可概念之的豐富性。所以,我們人不能說意志存在於物質和意識之外,也不能概括為他由物質和意識所組成。 從另一方面說,沒有獨立存在的事物,人不能離天地而獨存,人甚至不能離開人的食物鏈而生存。去除了土地,人沒有落腳之處;去除了天空,人沒有容身之處;去除了食物鏈,人不能具備人的形體。物質在那裡獨存?精神又在那裡獨存?物質精神既不能各自獨存,誰是獨存的物質?誰是獨存的精神?既無獨存的精神和物質,誰能說物質和精神是一體? 人們用自己的製造的精神和物質概念來把握一個普遍存在的存在者的任何企圖,經歷兩千年還是沒有逃脫意志的掌心! 因此,儘管偉大的詩人"一葉知秋",行者在一粒沙子裏可以見證三千大千世界之表像之虛華,可是人類依舊不能被允許,不能用一個或者多個現象來說明意志的本質。也還不被允許將至善(意志)簡單地描述為能量和作用,人們應該知道,那個作用只是具有引發作用的力本身,這類力和能量只是置身於意志之中。意志告訴我們,人的任何一知半解的,都是鸚鵡學舌。謊言不會移動一往直前的意志,烏雲遮不住太陽,真理是不可能被虛假遮蔽。 在這裏,在這個世界上的真純的生命,至善的生命表現出了一個可能性:這就是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善待萬物。肯定生活,自覺承擔現實生活所具有的極端的痛苦和最大的歡樂。這個事實的真正面目現在看來清晰起來了。對於生命而言,人類已經覺悟到了存在意義上的循環往復只是存在可能性和豐富多樣性中的一種形態而已,而決不是存在的全部意義所在。存在者的意志,在人類社會這個最基本最低級的循環系統,第一次由隱化顯,在各個方面展現出來,明晰而殊聖:光輝充滿人間境,萬裏神州盡舜堯!簡單而天然:老者得其養,幼者得其仰,老者得其賞,死者得其葬。 終結中的形而上之哲學 形而上之哲學終結了。這個時代的哲學家必須具備眾多的特性,他們必須是人的縮影!同時他能克服"時代",成為無時代的人,同時他不能再有意識的去說服人類來信奉哲學,因為哲學本身就是一種稀有物,罕見之物。他的永恆在於它不息的探索和長久如雲般漂泊,以他的靈光點燃閃電。 終結中的哲學意味著世界文明之開端。我們還要一直簇擁在古典哲學的終解和文化文明的始端之間。只是在此我們一個任務處在完成之中:任何假設的理論都不能迷惑我們,我們擁有真實不虛的老子原子哲學,這個中正和平的最高至善至真的,貫穿一切存在的哲學。我們的哲學生活在永恆的原子世界,"任何原本的給於直觀的都是認識的合法源泉,在直觀中原始的,可以說在具體的現實性中向我們呈現出來一切,他們都是可以直接如其給出自身那樣被接受。。。他將現象投入到一個巨大寂靜混沌的狀態,將原本就不是真正的人定界的理論界限和理解的鴻溝抹去了,消平了。 對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直接從這個本然的世界打開了,意識已被完全打開了:"道"(太始上帝,大自然的律規,真實不虛存在的永恆的世界,宇宙大自然,萬物自然之天性)與"德"(:一切遵從大自然律規之思,言,聽,視行)以最大開場視覺向同源人類打開了。 意識的打開是有條件的。以往恒古的真理零散的記錄記載在古聖先賢經典中。這種零散的真理拋出部分由於人為地局限特徵之外,還有語言上自然顯現的屏障。 "陰陽混成"通貫於無之存在實體系和有之存在實體系。萬物皆負陰而抱陽。聖者的經典為萬物之一,所以也是負陰而抱陽的,就是說,對真理而言,他們已不是完全沒有遮蔽的。表現為全知半解。"夫心動之術遠矣,文情之變深矣,原奧而派生,根盛而穎峻,。。。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老子道德全經將有助於學者從語言的本質的重新認識入手,來深入考究這些先賢經典之真義,打開理解"心法",隱蔽經文視野,不斷排除自身存在的趨於消亡的因素,獲得深入而真實的學問和益生理論。 還有一點要說明,對於任何具有個性的"思想成果"難以找到真正的嫁接關係和完全無遺漏的承傳,人們更不能直接進行COPY(複製)。成就靈之成果,正如生物學上複雜遺傳基因等無之存在根本上起作用那樣,亦要遵循自然的律規進行。否則,就像人類科學家曾經將豬和大象雜交,企圖生成"豬大象"的妄為那樣,遺留給時尚一個真實的笑話。 每個人都要適時考察自己的信仰真實程度,這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是老實誠實的表現,是真善! |